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雕塑工艺篇 石壶
时间:2020-03-06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2154 【文博动态】

在我国工艺美术的艺苑中,一朵新开的奇葩在发出诱人的馨香,它就石壶雕刻,或称石壶艺术。石壶艺术是现代社会中形成的新颖的传统文化艺术。石壶是以天然生成的石头为原材料,经艺术家精心设计、构思,细心雕刻而成的艺术品。石雕造型壶有别于一般雕塑,它可以显示出自己的特色。通过工艺美术家精巧的构思及高超的雕刻技法,能将原本感觉是一块冷冰冰、且无任何欣赏价值的石头改造成另一种感觉完全不同的精美的艺术品,而原先的石质感觉此时早已不复存在,更让人难以想象得到的是,它是用石头制作而成的。完全可以乱真。从而石雕造型壶也以其逼真、自然的写实风格,形神兼备的艺术造型在石雕艺术领域也占有着一席重要的地位,也是其它一些石雕难以比拟的。

馆藏作品:陶昌鹏《千竹同宗》16*10.4*7.4 cm

陶昌鹏以热爱自然之激情、敬畏自然之情感、天道与人道之和谐等为其写实雕刻之道,在石雕的领域默默耕耘三十余载,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好评。在陶昌鹏的手中,普通而朴拙的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等材质,被激发出自身的价值,在琢研自然的过程中,陶昌鹏惟壶砚作田,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塑造,实现了海派写实石雕技艺的历史脉络和传承之路。

陶昌鹏大师一直以来笃信“天人合一”的艺术观念作为“写实石雕”创作技艺得以不断精进的根本之道。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便开始琢研石雕艺术,传承早期海派制砚大家陈端友写实雕刻艺术,深切领悟其“精工神妙,情趣自然”的具象技艺风格,立志传承海派砚雕技艺,几十年来逐一摒弃了其它手工技艺,一如既往地继承发扬了写实海派石雕技艺,作品备受行家赏识,上海中国画院原院长、茗壶鉴赏家唐云爱不释手,欣然题赞:“陶氏石壶,雄劲秀逸,独具风神;”著名国画大师程十发更是逢人说项,备加推荐。陶昌鹏大师更以雕砚为基垫,开创出以天然原石制壶的雕刻艺术创举,由于其用石料制壶为茶具中新材料的运用,使得石壶成为茶文化以及工艺美术领域中别开生面的石雕艺术,这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亦是海派艺术的新生。

石制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石壶艺术目前已形成三大风格:一是以紫砂茶壶艺术为源本,采用机械加工为主、手工雕刻为辅的仿紫砂造型的石壶,主要是传统雕刻艺术风格;二是以传统雕刻艺术为源,发展形成了现代写实雕刻艺术风格;三是以自然的观赏石造型为源本,进行适当加工,保留原石原味,有现代抽象寓意的自然造型艺术风格。石壶的用材比较广,人们所熟识的“端溪石”、“鸡血石”、“灵璧石”、“寿山石”、“菊花石”等都是上选之石。所制作品比起瓷壶、紫砂壶,似乎更能体现艺术的观赏性。由于石壶用材多系硬性致密的石材,所以在制作时大都是精雕细刻,比如深雕、浅刻、镂雕、线刻等。通常来说,一把构思好、艺术性强且工艺精湛的石壶,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石雕茶壶由整石制作而成,和紫砂壶相比制作工艺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把石壶要经选石、开料、内雕、切割、精刻、粗磨、细磨、抛光等20道工序制作而成。要先画图纸,之后再上车床,把料子车平车圆,再经过车内堂、配盖子、划线切料、切成菱形体、玉雕机雕成大概形状、沙轮机打成具体形状、玉雕机挖把子、玉雕机杠壶身、钻壶嘴达成蜂窝状、做壶盖、第一道40目砂纸打磨、第一道60目砂纸打磨、第一道80目砂纸打磨、第一道180目砂打磨、第一道360目砂打磨、第一道600目砂打磨、第一道1500目砂打磨、抛光机抛光等工序。

石壶的构思艺术是作者的社会阅历、文化修养、思想情感、艺术功底的综合体现。一枚石壶的设计制作,构思的成功是石壶设计制作成功的一半。一枚艺术价值高的石壶制作时间并不长,而构思的时间是制作时间的几十甚至几百倍,花上一年或二年的时间才构思出一枚石壶造型也是常有的事。有思想的石壶作品,才是真正的收藏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