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纺织印染篇 机绣
时间:2020-03-06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1256 【文博动态】

机绣始于19世纪初。1828年,法国棉纺织家J.海尔曼发明了专用于刺绣的缝纫机,在彩色布上用白色棉线绣以花卉图案,品种有床罩、枕套、台布等。约在20世纪30年代流传到中国。1941年,上海胜家缝纫机公司开办胜家机绣缝纫传习所,传授机绣技艺。由于机绣生产具有设备简单、技艺容易掌握、投资后见效快等特点,所以50~60年代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产地有上海、苏州、无锡、青岛、杭州等。1968年以来,各地引进了外国自动刺绣机,机绣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

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机绣发展很快,产品多以化学纤维为面料,并且采用多头式电子刺绣机等先进设备,产量高,品种多,成本低,工艺精,在国际花边、刺绣市场占有优势。多头式电子刺绣机采用电脑程序控制,每台多达24头单机,可以全自动地在整匹布上连续绣制图案。电脑内可储存30个不同式样的图案,并且能放大、缩小或改换方向。机绣所用的绣线因品种而异。日用品多用特制的绣花线,色彩多达260多种;欣赏品多用彩色丝线。

馆藏作品:王文瑛《嬉水虎》高36cm,宽23cm,厚9.5 cm

《嬉水虎》为机绣双面异色绣,用家用缝纫机一次绣出正反两面不同的色彩。作品描绘了清晨漫步于溪水中的老虎,采用半透明尼龙丝绢作绣地,用真丝双径线作绣线,针法以长针为主,辅以短针、跳针、链珠针等针法精心绣制。老虎毛色清晰可见,丝丝入扣。它那强健、粗壮的四肢和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无不张显王者的凛凛威风。作品中的老虎踏入水中的姿势敏捷而富有弹性,同时,原本平如镜面的水面瞬间水花飞溅,充分展现了机绣针法对于水花形态的表现力,效果惊艳逼真。作品色彩两面各异,正面为黄色老虎紫色溪水,反面为白色老虎蓝色溪水,体现了双面异色绣的显著特点。

早期,机绣做的都是日用品,枕套、被单、桌布什么的,几乎没有人想到用机器来绣艺术品。王文瑛大师想到了,并悉心专研,先是单面,再是两面绣、异色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77年,王文瑛利用分劈双径线绣出长针双面异色绣,以后逐步形成了杭州机绣的独特风格。一层布,一次绣成,正反两面却图案不同颜色也不同,连她的师傅都想不到,这样的作品竟然可以用缝纫机绣出来。之后,王文瑛大师的《雷峰今昔》、《葡萄与牵牛》、《地戏脸子》等四件双面异色异物绣品,依然是世界机绣绝无仅有的难度巅峰。几乎可以说,除她以外,无人能绣。

机绣产品具有实用性强,花色品种多,针法多变,图案新颖,色彩丰富等特色。另外,机绣生产速度快,自动刺绣机每分钟能绣制110针次,所以成本较低,价格便宜。品种分日用品和欣赏品两大类,产品的面料也因品种而不同,枕套、台布、床单等采用的确凉、特丽纶,便于洗涤;手帕、领带等采用丝绸,高贵而文雅;缝纫机套、电视机套多采用平绒、丝绒等,以便防尘。此外,所用面料还有棉布、卡其、亚麻布等。各种质地、厚薄的面料都适宜于机器绣制。机绣的针法也很多,主要有基础针法、花色针法、特殊针法三大类,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手工丝线刺绣针法的特色,而且还吸收了花边中扣眼、抽丝、雕绣等针法以及补花的特长。有的机绣还辅以印花、喷花等工艺,既省工,又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