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金属工艺篇 铜雕
时间:2019-12-26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1187 【文博动态】


馆藏作品:刘雍《夜郎铜鼓》 138×86×112cm

《夜郎铜鼓》在广泛吸收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彩陶文化和国外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作者的艺术风格。铜鼓是夜郎国的礼器,是权利的象征,现在是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最重要的乐器,因此也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征。造型取自于石寨山型的铜鼓。鼓面上装饰有翔鹭纹、交蛇纹、船型屋纹、击鼓纹、梅花鹿纹、羽人纹、大鲵纹以及光芒纹;鼓身周边装饰有羽人板盾舞纹、魑魅纹、乳钉纹等;骨架有八龙与两虎构成;鼓的顶部上装饰有夜郎王骑马雕塑。

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其造型多成威严粗犷、端庄沉稳之态,表现出坚实浑厚、富丽辉煌的质感。铜雕的纹饰主要为饕餮纹,或以动物头部造型,再以鸟、兽、虫、鱼部分形体组成抽象的图案来衬托铜雕造型。关于人类最早铸造金属的时间记载已然模糊不清,但铸造技术一直在发展改进,公元前4000到3000年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奇迹,没有证据表明这个奇迹发生的确切时间和地点,以及它是怎样发生的。但是一些人又发现抑或偶然把一些稍有不同的闪光金属或锡熔进闪光的铜中,这种混合物就变得更坚硬。伴随着这个发现,青铜时代便开始了。铜雕工艺遍布大江南北,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铜雕艺术品有西周的"伯矩鬲”,晚商的"司母戊鼎"以及汉代的"马踏飞燕"。发展至今日,也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品接连不断的涌现。

馆藏作品:王国利《平安》25*13cm

古文献上记载,在中国,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冶铸青铜器。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地方,但就其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王国利在传统青铜器制作工艺基础上,研发了薄壁镂空长流程铸造工艺,《平安》即为此中精品。《平安》铸有马鞍和马镫,饰以浮雕龙形和祥云造型,缀有中国结边饰,威严尊贵、和谐祥瑞之气尽显。此摆件花纹风格流畅、繁缛纤细,将中国龙文化与蒙古族马文化完美融合,氧化效果令其看起来颇具文物感。

铜雕分为许多种,中国古典雕塑包括铜佛像、铜香炉、铜鼎、铜钟、铜浮雕。铜雕一直普遍被认为是制作成一些工艺品、室外雕塑品和佛像等,其实铜雕的范围远不止这些,铜作为一种集实用性、可塑性、美观性、杀菌性、可回收资源、材质的文化底蕴等因素,而使我们不得不承认铜其使用性的广范。铜雕的制作一般都要经过金属冶炼、锻造、雕刻、镀金、磨光、上红等几个重要的工序。工序比较复杂,工艺也十分考究。铜雕的铸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失蜡和模具法。失蜡法:用蜡制成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模具法:运用广泛,大型铜雕一般都要经过分件浇铸,然后衔接成一个整体。

馆藏作品:朱炳仁《瑞舞山河》50*25*33cm

朱炳仁为“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独创“熔铜艺术”和“庚彩艺术”。所谓“熔铜艺术”,即是让铜在自由状态下熔铜流淌而精心设计、精心雕琢成艺术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神韵。而他创造的“庚彩艺术”则被誉为是“21世纪人类首创的在可控中流畅凝固的熔铜艺术品上的彩画技艺”。《瑞舞山河》以松树为形,其枝叶似风拂过松针,自然流畅,遒劲奇趣,观之神畅。枝干之间点缀不同色彩,即简单而富有变化,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山水的意境,基于形,归于意,近看枝叶苍劲挺拔,远观如孤独的舞者,独自振臂起舞,整件作品栩栩如生,是朱炳仁大师“熔铜艺术”的典型作品。

铜雕的保存也是讲究方法的,对铜雕进行保养的方法主要有氧化银法、苯骈三氮唑法和碱液浸泡法三种:

1、氧化银法是用氧化银与氧化亚铜接触,封闭氯化亚铜的暴露面,达到控制腐蚀铜雕的目的,此法适于斑点状局部腐蚀的器物及有金属镶嵌物的器物。

2、苯骈三氮唑法。防止水蒸气和空气污染物的侵蚀。但苯骈三氮唑易受热升华,失去保护作用,所以在完成各项修护措施之后应在铜雕表面涂一层高分子材料,做封护膜。3、碱液浸泡法。将被腐蚀的铜雕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使铜的氯化物逐渐转换为稳定的铜的碳酸盐,铜雕的氯离子被置换出来转入浸液中。浸液需定时更换,直至浸液中无氯离子出现为止。随后将器物用蒸馏水反复清洗,除去碱液,干燥后封护。此法不会损害铜雕的原貌,但缺点是置换反应时间长。

铜雕工艺发展到今天,也衍生出了现代铜雕,现代雕塑里,铜雕在装饰物这一块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要,现代铜雕种类分别有城市雕塑、景观雕塑、人物雕塑、小区雕塑、抽象雕塑。

馆藏作品:周道生《青春圆舞曲》700*160cm

周道生擅长装饰壁画、浮雕、挂毯、油画、雕塑等综合性装饰艺术。他在艺术挂毯中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编制和配色工艺,艺术手法和工艺技法多样。1984年主持设计制作了中国第一块锻铜壁画《长风万里》。周道生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近五十年,具有坚实、广博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能力。这件《青春圆舞曲》以铜为介质,经过锻造、铸造等工艺成型。因为收缩比和平流的问题,通过铸造工艺很难制作大面积的平板物品,所以周道生还采用了锻造技术。十七位着不同民族服饰的青年男女或吹或打或弹奏或舞动,尽情挥洒着梦想和欢乐,所有的热情化作熊熊火焰,又似暖暖春风拂过三山五岳,让中华大地处处燃起青春烈火,作品具有浓厚的传统艺术特点和时代气息。

铜雕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式。艺术是一种比较高尚的境界,铜雕文化经过历代的沧桑,成为现代的中华民族的铜雕文化,对后一代的影响深远,铜工艺品的展示,证明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铜雕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跟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的,铜雕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雕塑工艺品、艺术雕塑等等,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馆藏作品:罗布占堆《那如巴大师像》25*7.5*13.5cm

《那洛巴大师》为青铜镀金佛像,严格按照《造像量度经》的规制,通过绘画、锻打、錾刻、焊接、镀金等一系列传统工艺制作而成。那洛巴为印度那烂陀寺佛教僧侣,藏传佛教噶举派开祖马尔巴之师,密教之大成就者。他自幼阅读佛教经典,与佛结缘,于是受具足戒,出家后得到空行母的启示,到东方寻找一名密宗瑜伽士帝洛巴,并跟随他修行,历经24次大、小苦难,最终得到帝洛巴的灌顶及口诀,成为当时印度最伟大的修行成就者。作品《那洛巴大师》铜佛像头戴三叶冠,头发松挽,双耳垂大有孔,宽额阔脸,颧骨高空,鼻翼宽肥,表情深沉内省,双肩宽厚浑圆,胸部饱满,腰部纤细,双腿敦实厚重,上身赤裸并佩戴佛珠,趺坐在牛皮上,仿佛顿悟世间轮回,进而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