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上午,南昌工学院在博文广场举办以“不忘初心,献礼华诞七十载;以美育人,携手匠心南工梦”为主题的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美育教育成果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为落实传承匠心精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响应号召,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区。团省委学校部部长李东生,省青创团工委书记毛鸿山,新疆驻赣工作组党委书记、组长杨晓伟,副组长曙合拉,团市委副书记邓培,南昌市邮政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经理蔡俊,南昌工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陶也青,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宋增建,副校长、党委委员朱盛萍出席活动。来自全省37所高校师生、友好中学师生和3000余名学校师生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各民族舞者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她们身着各具风味的民族服饰,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以热情独特的舞蹈欢迎着校领导与观众的到来。小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展区,不仅有江西省第十届大学生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区、庆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集邮展区、美育教育成果展区,还有民族风情展区、社团文化展区、专业特色成果及创意集市展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区也位列其中。


在众多展区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区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大红的灯笼高高悬起,数不胜数的灯谜吸引着路人驻足,特制的小笺迎着风飘扬,将这独具魅力的文化带向远方。灯谜尽头是一小桌,陈列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定制的纪念品。其中,有印着博物馆馆藏作品的精美明信片,承载着作品背后的辛酸苦辣;有精巧可爱的书签,轻轻坠着一条流苏,见证着博物馆从建立至今的成长历程;有博物馆特制的帆布包,装载着文化传承的希望远行。陶也青浏览展区时,口中不断称赞其质量,大力肯定了博物馆推出定制纪念品的行为,并且希望博物馆能够保持初心,扩大宣传和保护的力度。


之后,陶也青陪同客人一行参观博物馆。陶也青在游览过程中,着重介绍了曲阳石雕《观音像》被请来博物馆的艰难历程,其曲折的过程引起众人的连连感叹;苏绣《白猫 黑猫》作为江西特色,体现出“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一至理名言,唤醒众人心中的红色记忆;瓷板画《蒙娜丽莎》色彩丰富、恬静高雅、细致入微,引得众人驻足细赏,极力夸赞。

陶也青说中国手工艺往往人亡艺绝,他强调,正是因为传承容易遗失,才更要去保护、去培养新一批的非遗传承人。谈论起建立博物馆的初心,陶也青表示,“手艺人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如果不加以保存,手艺遗失了就难以再现,因此建立博物馆将其保留、传承。”老一辈的匠人注重技艺的精益求精,或是文化水平受限,对于文字的书面传承不多,有的匠人子孙后代因时代的改变而变换职业,口口相传下来的技艺便遗落在历史长河中。陶也青说,“现代科技发达,很多物件都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尽管制作的相当精美,但是作品没有注入感情,缺乏灵魂,它们并没有在博物馆收藏的价值。”他认为,手工艺品之所以是工艺品,就在于制作者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入其中,让它拥有了灵魂和生机。

陶也青在第七届工艺美术大师展馆前回忆起建馆的时光,对随行的人员倾诉着他一手建立第七届工艺美术大师展馆的感情,陶也青感慨着时光的变迁,并表示期待着第八届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做到薪火永流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的建立,传承着民族文化,传承着匠心精神。在日益发展的时代,无数传承散失在历史长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依旧坚持初心,为这些巧夺天工的技艺开拓一片净土,尽心做好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