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陶瓷工艺篇 汝瓷
时间:2019-11-18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799 【文博动态】

汝瓷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其烧制技艺包括制胎技艺、配釉技艺、烧制技艺、开片技艺等。汝州素有“百里煤海”之称,此地盛产高岭土、玛瑙、黏土等制瓷原料,为汝瓷烧制技艺的产生、发展、成熟和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汝瓷烧制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汝瓷烧制技艺要求用玛瑙入釉,釉色素静典雅,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质如乳、声如磬的典型特征,烧制难度极高,成品率低,精品极少,尤其得到北宋徽宗的赏识,成为专为宫廷烧制的御用瓷器。后金兵入侵中原,宋室南迁,致使御用汝瓷隐没人间。南宋时有“近尤难得”之叹,传世品极少,其烧制技艺流传至民间制瓷作坊,世代沿袭至今。

馆藏作品:孟玉松《福运樽》高度43公分,腹径33公分,
口径14.5公分,足径17公分

玉松的汝瓷以“清淡含蓄, 汝道至简"为审美精神,既精准地实现了对宋代汝资的隔空远承,又生动地表达了具有儒雅之心的高洁之士的内心渴求。这件《福运棒》寓意福运满堂,造型遵从上下对称,左右逢圆的审美标准,不论是盘的高度与口径的大小,盘口撇开的幅度,还是洗的高度与花口的起伏,都呈现出完美的比例关系,素洁的天青釉使得作品内敛娴静,温润而又幽深,实现了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历代文献关于汝窑的记载,仿佛在诉说一个悠远飘渺的神话。它的釉中,加入玛瑙,釉下气泡闪烁,晶莹如攒珠;它温润的釉色,仿佛万花筒,在不同的光照下幻化出不同奇妙的光晕。在中华陶瓷艺术史上,它仿佛一颗耀眼的流星,经历了瞬息辉煌而遽然湮灭灭。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瓷器烧造的又一座高峰,曾创制多种精美盖世的瓷器,也曾命令御窑仿制汝瓷,但以失败而告终,以至乾隆感叹:“仿汝不似汝”,无奈在一件汝瓷上写诗一首:“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釉。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世人有“造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世界上现在仅存的汝瓷不足百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已成稀世国宝。民谚有云:家有金银万贯,不及汝瓷一片。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周恩来总理做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的指示,当时的临汝县政府在原国营企业“民生瓷厂”的基础上,成立了临汝县汝瓷一厂,成立了汝瓷试验小组,由老艺人郭遂承担汝瓷试验重任。

1973年,临汝县汝瓷二厂成立。1974年,临汝县汝瓷二厂更名为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以朱文立、孟玉松为代表的第二代汝瓷传承人开始登上汝瓷复兴史的舞台。彼时孟玉松被安排跟着郭遂做化验,而朱文立从部队转业回来,也进入到汝瓷厂,一开始做临时工,后来被安排进行临汝瓷豆绿釉的研究与开发。

1987年,由朱文立大师领头,断代800多年的汝瓷天青釉复烧成功;他从传说中受到启迪,在配方里加进猪骨和羊骨进行烧制。他的配方达到328个,每一个配方至少烧3次。这样最后反反复复又持续了三年、在失败上千次后,在一次试验的4件瓷器中,终于出现了他梦想中的天青色。这种天青貌似单色,不尚华彩,其实品格高贵,韵质丰富。其青似青非青,似蓝非蓝,醒目浴心,却难以言宣。更妙的是,不同光照和角度会唤起色泽的变幻表达。在明媚的阳光下,那温柔朗润的天青中就会淡然泛出莹莹的嫩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釉层中可见稀疏的气泡,有如初秋碧空中的晨星寥落,朗而不寒,丽而不媚。

玉松汝瓷作为宋代汝瓷的复兴者、传承者和代言者其釉色无疑也是悠远灿烂的华夏文明的典型象征,孟玉松大师于桃李年华,只身两入故宫,以特别专家身份,手捧宋代汝瓷传世重器——弦纹尊,细心研看,宋汝工艺奥秘由此得以破解,孟玉松也因此成为全面恢复汝瓷天蓝、17号豆绿、月白等釉色的主导者。建国后,由汝瓷泰斗孟玉松作为汝窑复烧工程的主导者,终于使汝瓷重现人间; 玉松汝瓷二代掌门人李晓涓女士在继承孟玉松大师对技艺重视的基础上,进一步鲜明确立了玉松品牌不但要在物质层面继承宋代汝瓷,更要在文化审美上复兴宋代汝瓷。

工艺特色:

汝瓷窑变主要取决于釉料配方、烧成温度、窑内气氛、冷却速度四个方面。汝瓷呈色的主要原因是三价铁在还原过程中变成二价铁,氧化亚铁和硅结合变成硅酸亚铁,硅酸亚铁是青色。汝窑的烧成温度一般控制在1180-1300摄氏度之间较为合适。在合理的气氛条件下,三氧化二铁可以充分还原,生成二价铁的发色团,这时釉层透明度也比较清晰,美丽的天青色就呈现出来了。 窑内气氛是指窑炉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为使窑炉产生一氧化碳,煤烧窑用加厚煤层,增加添煤次数等办法;液化气或油烧窑则控制窑炉内进空气量之碳元素不能充分燃烧而产生一氧化碳。一般烧成进入还原阶段,要求窑内一氧化碳含量在1-8%之间,氧的含量控制在1%以下。
合理的烧成制度是釉料呈色的重要关键,一般汝瓷的烧成要有四个阶段
一、氧化阶段,主要作用是排除坯体水分,使坯体内的有机物和碳元素充分燃烧。

二、还原阶段,此阶段釉料一方面熔融,一方面进行铁还原。

三、成瓷阶段,此阶段釉料基本融化,釉子发亮,这时窑要成弱还原气氛,如果气氛仍然很重则使釉色灰青,更重者产生烟熏发黑。如果此阶段全是氧化气氛,产品则重新氧化,二价铁又转化三价铁,产品发黄。

四、冷却阶段:汝瓷美丽的天青色和温润如玉的质感与冷却速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产品在窑炉内成瓷后应在保温状态下缓慢冷却,使釉料有一个很好的析晶过程,否则釉色不会变青,釉面玉质感也会受到影响。装窑时一般要做几个火照放在窑门口。烧窑工定时取出一个作为参考, 可是天青釉火照出窑后不是天青色,而是豆青色。窑炉内的产品在缓慢冷却后取出时才是天青色,这说明冷却速度也是影响呈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陶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以及创造精神和对美的追求,这也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陶瓷文化因历史地理条件的不同,有非常丰富的种类和特点。汝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是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追求的那种自然、纯净、含蓄美的体现,它凭自己的素雅高洁,天生丽质,成为不可超越的瓷中极品,土火凝华的匠艺经典。